公认最难背的十二篇文言文,你能背出几篇?一起试试看!

以下是对这12篇文言文的简要介绍: 1.阿房宫赋: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它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丰富的想象,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图片 2.陈情表:这是西晋文学家李密上奏给晋武帝的一篇表文。在文中,李密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以及自...


以下是对这12篇文言文的简要介绍:

1.阿房宫赋: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它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丰富的想象,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图片

2.陈情表:这是西晋文学家李密上奏给晋武帝的一篇表文。在文中,李密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以及自己对于晋武帝的忠诚和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他表达了自己愿意奉诏的心情,但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祖母病情的担忧,使自己陷入了忠孝两难的境地。接着,他感谢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国效力,但同时也提出了解决忠孝矛盾的方法,即先奉养祖母,再报答皇上。

文章感情浓郁深厚、凄恻婉转、真切自然,读后令人无比同情。李密在文中做到了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恰切地表现了自己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打动了晋武帝,也在后来的历史中广为传诵,被誉为中国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

图片

3.赤壁赋: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此赋以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为主线,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情感起伏跌宕,从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赤壁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布局与结构安排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该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赋、散文、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4.出师表: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议论为主,以四字句行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出师表》主要是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了他北定中原的决心和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为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业发出的呼声和宣言。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古老的典故,但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业的决心和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

图片

5.归去来兮辞:这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归去来兮辞》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相为表里,成“双美”之势。

图片

6.师说: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文章从老师的职责、作用和必要性出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同时,通过对比古今圣人和众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此外,《师说》在结构上严谨紧凑,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语言简练流畅,四字句行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引用古老的典故。

图片

7.洛神赋:这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图片

8.琵琶行: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图片

9.送东阳马生序:这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一篇赠言。在这篇赠言中,宋濂叙述了自己早年虚心求学、勤苦学习的经历,并以此勉励同乡青年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宋濂在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图片

10.滕王阁序:这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图片

11.岳阳楼记: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图片

12.长恨歌: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史之乱和马嵬驿兵变等历史事件。

在诗中,白居易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批评和对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情。同时,诗人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爱情和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悲剧结局。

《长恨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生动、凝练,情节曲折、离奇、感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图片

阿房宫赋、陈情表、赤壁赋、出师表、归去来兮辞、师说、洛神赋、琵琶行、送东阳马生序、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长恨歌,这十二篇文言文(诗词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对于是否能够背诵这些文言文,这取决于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记忆能力。

然而,即使你没有完全背诵这些文言文,也不必担心。重要的是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贡献。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文言文,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何才能背下来,下面给大家介绍背诵文言文可以采取以下八大技巧:

理解记忆法: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快速诵读法: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提纲挈领法: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分层背诵法: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示范激励法: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关联词提示法: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首字提示法:背诵时可以按照句子的第一个字(即句诗中的第1、2、3字)的顺序来一一背诵记忆。这种方法利用了人们对数字序列及其组份的敏感度来进行记忆。句式特点提示法:对于一些具有明显句式特点的句子,可以根据其句式的特点进行记忆。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句子就可以根据其句式的特点进行记忆。

总之,背诵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恒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